通用名:吡唑醚菌酯 又稱唑菌胺酯
化學(xué)名稱:N-{2-[1-(4-氯苯基)-1H-吡唑-3-基氧甲基]苯基}(N-甲氧基)氨基甲酸甲酯
分子式:C19H18CIN3O4
結(jié)構(gòu)式:
分子量:387.82
CAS登錄號:175013-18-0
理化性質(zhì):吡唑醚菌酯純品外觀為白色至淺米色無味結(jié)晶體。熔點63.7-65.2℃;蒸氣壓(20- 25℃):2.6×10—8pa;溶解度(20℃,g/100mL):水(蒸餾水)0.000 19。
毒性:大鼠急性經(jīng)口LD50>5000mg/kg,急性經(jīng)皮LD50>2000mg/kg。對兔眼睛無刺激性,對兔皮膚有刺激性。無潛在誘變性,對兔,大鼠無潛在致畸性,對鼠無潛在致癌性。山齒鶉急性經(jīng)口LD50>2000mg/kg。虹鱒魚LC50(96h)0.006mg/L.對蜂蜜無害,LD50>310μg/只(經(jīng)口)。水中水解半衰期DT50>30d,在pH5~7(25℃)時穩(wěn)定。水中光解半衰期DT50<2h。大田土壤中半衰期DT502~37d;土壤中流動性Koc6000~16000ml/g.
制劑:20%粒劑(用于水果和蔬菜),200g/L濃乳劑(用于大田作物),20%水分散性粒劑(用于草坪)
包裝:25kg紙板桶
用途:適宜作物主要用于防治小麥、水稻、花生、葡萄、蔬萊、香蕉、擰檬、咖啡、果樹、核祧、蔬菜、茶樹、煙草和觀賞植物、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。
對作物安全性該化合物不僅毒性低,對非靶標(biāo)生物安全,而且對使用者和環(huán)境均安全友好。在推薦使用劑量下,絕大部分試驗結(jié)果表明對作物無藥害,但對極個別美洲葡萄和梅品種在某一生長期有藥害。
可有效地防治由子囊菌綱、擔(dān)子菌綱、半知菌類和卵菌綱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。
|